甲辰年七月初一金剛會共修(上) – 僧徹苑長

本苑在初一、十五會分別舉辦金剛會和藥師會共修,一同念誦金剛經和藥師經。在佛教中,誦經的意義就是培養大家憶持佛法的因緣。我們多誦經,就會熟練,記得經中的內容。

《金剛經》中有四句偈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 這四句偈訴盡世間的人、事、物。人要經歷生老病死,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是無常的,所以我們要精進勇猛去修持。

《金剛經》中亦有一句時常對大家說的「無所住」。我們要學做菩薩,就要做到佛經境界中的「無所住」。 但經中亦有說到「凡夫有所住」,眾生有不同煩惱,有時會對別人生煩惱,有時會在無形中受種種變化影響而生煩惱。所以讀經有個好處,就是知道佛說的內容都是指示我們,以及啟發我們的人生,繼而增長我們的心性。

經典眾多,大家不一定有因緣投入每部經中。但我們可以嘗試受持一至兩部經,作為我們的恆常功課。譬如喜歡觀世音菩薩的,可以誦《普門品》、《大悲咒》;與眾生有緣的,或想培養悲心,可以誦《地藏經》,學習如何去報恩、孝順、如何去悲憫三惡道的眾生。此外,《金剛經》能夠提升我們的智慧;《藥師經》能夠帶給我們正道人生的基礎,以及趣向菩薩道的法門。佛陀契應不同根基、不同因緣宣說經典,讓大眾可以應各自因緣學習,所以我們要珍惜受持經典的機會。

2024.12.01